首发板儿砖 (欢迎来访) 砖场2096:ebay tom和UMPAY 靶子地址:ebay tom和UMPAY [原文链接] 很久没有拍KESO的文章了,今天因为有别的事情,所以到KESO的BLOG上看了一眼。 |
第一部分 (首发板儿砖 )
第一部分:
(靶子链接百度的“互联网 2007年展望”搜索链接,因为此文为独立文章,不是拍砖文,因此链接仅供参考)
一、前言:
每每在岁末,不管是媒体们也好、专家们也好、BLOGGER们也好,甚至个人都会对明年的行业的发展进行一些预测,有一些是为了抓眼球,有一些是显权威、有一些是增流量。但不管如何,都是在总结与预测,这样的行为本无可厚非,但由于过于把目的放在了抓眼球、显权威、增流量,所以把预测写得过于大、过于虚无。
2006年间,板儿砖一小撮所接触的网站不胜枚举,这种接触不仅仅是单一的网络上浏览,我们还与很多的网站面对面深度的交流,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这个“行业”的丰富多彩,而在这样的交流与接触中,慢慢的有一些现象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而这些现象会不会成为2007年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一种表现我们真的不敢妄言肯定,但我们却实在希望这些现象能成为互联网的主流。
今天我们发布的这一文,只是从我们的角度去认识、表达出来,呈现出来,供板儿砖用户参考,如果能引得您的思考,那就真应了那句中国成语:抛砖引玉。至于是否能得到您的共鸣,却真不是我们所能奢望的。
二、总论
今天的我们的正文从股票开始,今年中国的股市在昨天(2006年12月14日)无悬念地创造了历史的最高点2245.55,除了宏观政策的作用外,股市最近的冲刺中蓝筹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足已说明在中国股市上人们的价值回归,在慢慢地追捧着那些有绩效的、有实力的企业,这其实是一个资本市场与现实市场的统一。
而中国的互联网在今年似乎也若隐若现地有这样一种迹象,即概念性的(包括纯WEB2.0、SNS)的网站都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在思考着生存与所谓的转型,而这个时间点是今年6、7月份。
我们一直认为,互联网网站方向有两个走向
1、金融工具,即将一个概念进行设计、包装,去迎合资本市场,把网站做为独立产品,通过操作,最后出卖或上市完成资金的收回及增益
2、服务工具,即将互联网作为具有现实明确需求的业务实现的工具之一,通过对资源整合、商业运作、客户服务来完成资金的收回及增益
而这两者孰优孰劣是不能绝对而言,对于某个团队来说,主要应该是认真的审视自身的特色、资源,而作出一个主要的定位;另外两者也可以相互配合(建议有一个主要方向),最终完成资金的收回与增益。
三、泡沫
在本文的标题中所指的泡沫,并不是说使用互联网的某个工具属性是泡沫,也不是说追求出卖或上市是泡沫,我们指的泡沬应该是:不认清自己的资源、不努力争取及盘活自己的资源,单一只靠某种虚无的概念来完成资金收回或增益,以及再天真的等待一种千万分之一机率的运气,这绝对是无根的泡沫
我们选取了一些2006年互联网业内常出现关键词,以及他们的泡沫,加以说明,当然还有更多的关键词,我们就不一一说明了。
1、搜索
人们都说GOOGLE的RANK机制是他的核心,但从商业角度来说adsense配合上RANK才是他的核心,这就是为什么两个RANK的发明人退到二线,去找一个叫爱里克 施密特的家伙做CEO的原因,没有明确需求的商业支持,那RANK只是技术FANS的玩物。在国内同样的百度也为搜索找到了商业支持,那就是他的竞价排名(我们这里不去讨论竞价排名的今后的合理性)。
而我们看到现在太多的人的确认识到不能仅仅模仿GOOGLE和百度的广度搜索,而开始做垂直搜索,但他们是否在这个垂直搜索上找到了,或赢合了用户的明确需求呢?我们认为一定是有这样的团队找到了,但他们此时绝对不会声张,用一句可能不太礼貌的比喻:会咬人的狗不叫。而那些现在天天叫着垂直搜索的人,一定是希望引起大家注意,那也就是说他还缺太多不明确的东西,需要帮助,或者说无根,这就是泡沫。
2、分享
“分享”很容易成为一个天大的骗用户以及自己的概念,“骗用户”也只能骗两三个月,之后用户发现分享之后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的某种需求满足,那用户脱身的成本很低,也就不来了;而“骗自己”,那用户脱身后,自己脱身的成本如果也很低,那倒是极其好的事,如果有这样的事一定坚持下去。
大量的以用户贡献内容的微视频网站,在被GOOGLE收购YOUTUBE的“利好”消息刺激得HI到一定水平,然而并不能很好地分析YOUTUBE的成长轨迹,并不能很好分析GOOGLE收购其的含意,只看两个数据:流量与收购款。而网站本身却充斥着大量相同的内容,的确是分享了,对各方无价值的分享最后也会落得无价值。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反而认定优酷网与张珏至少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娱乐价值,只是给他们的问题是这样的价值的长久性。)
3、WEB2.0和SNS
这两个概念已经在市面上被贬值得跟松骨、踩背以及保健一个水平。写完这句话,发现比喻实在极为不恰当,因为至少松骨、踩背以及保健有着明确的用户市场。
但WEB2.0和SNS在这个互联网的2006年变得真的太廉价,但还真有同学还拿着这两个概念去到市场上招摇,建议还是把这两个东西让给媒体去办吧。
实际上板儿砖并不认为WEB2.0和SNS是错的,相反他们所内含的东西是极其重要的。在板儿砖过去的一系列讨论中,曾经有多位砖家们认识到:WEB2.0和SNS的内核是更加注重用户、通过价值交换更加释放用户潜能、通过合理环境建设户调动用户互动,这些深层次的内含不仅仅要放在嘴上、放在媒体上,而应该更好地放在自己业务的操作层面、经营层面。
如果我们以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来评价,WEB2.0和SNS是更偏向于生产关系层面,试想拿着一个生产关系做为企业的产品,而之上并没有承载着生产力,那全然是一个很怪的东西。我们特别希望一口一个WEB2.0或SNS的同学,多花些时间去思考生产力的问题,要么自己做一些生产力的工作,要么整合一些生产力的东西,要么真正地让用户们产生生产力。
让我们回到松骨、踩背以及保健,其实这挺有生产力的,而在基于此的互联网网站或论坛也有不少,而且他们没有叫着WEB2.0,没有叫着SNS,却赚着实际的金子。我们如果抛开道德、抛开法律、抛开和谐社会,仅仅从商业角度来说,那个被政府镇压的黄色网站是有极清晰、简单、合理的商业模式,为什么?因为他们在生产力的基础上,为生产力编织着高效的生产关系。
做互联网人,应该多看看黄色网站,这句话我们在1996年就一直说,至今天一样有效,或者我们可以说长期有效。
我们想在这一段里再补充一些极重要的建议,如果您或您的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客户关怀,甚至客户服务部之前,WEB2.0以及SNS,一直会是您的梦想,或者口号。
第二部分:板儿砖重文:泡沫渐弱、蓝筹浮现(二)
原文首发:板儿砖 (深度研讨互联网,欢迎加入)
此文来自于老白的《wiki快跑》的确当我听说互动维客开源时,当时就想到的:
砖场2022:互动维客:wiki快跑
靶子地址:互动维客:wiki快跑 [原文链接]
由 场主:cnsns 开砖场于2006-12-11 10:48:00。场主告示:
的确当我听说互动维客开源时,当时就想到:
Discuz!模式,无可否认这种模式对于互联网软件系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在这方面除了互动维客在摸索外,还有MYWOWO的WODIG系统。
在这种模式下,装机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装机量的起来,要么通过市场行为起来,这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要么通过用户自发的行为起来,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
好,现在说说关于WIKI,对于单一一个经营WIKI的人来说,WIKI这东西要应用得好,必须建立一个有序的状态,才能进行使某个WIKI的价值性体现出来。
而WIKI如何达到有序,从我的感觉来说,有一个WIKI用户规模问题:
1.用户小范围化、专业化,用户之间有一个基本的观念与认识底线,或者目标相近,那么WIKI的效果可以突显;
2.用户大范围化,通过用户观念的正态分布,达到群体选择,体现社会化的趋势选择,这时WIKI的效果也可以突显
最差的是用户范围中等,观念虽然多,但是不是全部观念的正态分布,那么这时WIKI所产生的内容将很难显出价值。
这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等WIKI,而不是功能角度。
所以对于WIKI的应用也只有两种方式:
1.专业化的或者团队化的WIKI
2.100万用户层次的WIKI
另外政治因素在WIKI中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对于单一的WIKI项目来说,百度的用户数量级是一个很大的竞争压力。
但互动维客的方式,正好是第1条的聚合,将专业化的WIKI聚合起来,去与百度抗衡。
于是互动维客可能有的方式:
1.加强WIKI聚合的摸索,包括功能与商业模式
2.加强与专业的团队或企业合作,比如媒体类的企业
其实互动维客要做的是内容外包与内容聚合
原靶子链接地址: http://blog.donews.com/laobai/archive/2006/12/10/1094161.aspx
原文首发:板儿砖
不管人们如何评价百度,如何在“道德”或“商业道德”上评价百度,但就我看,百度还是脚踏实地推进着他们的计划,慢慢地从一个纯的搜索引擎,变得更加丰满,加入更多用户互动、更多的社会网络、更多的商业模式。
以百度的实力,加上逐步推进,我们慢慢看到又一只会跳舞的大象。
下面的图,只是我们的理解,还有很多没有写出来,欢迎讨论。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未分类 — 孔铁山 @ 12:43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