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社会性网络 SNS
(本系列评论是基于KESO的昨日新闻,感谢他没白没黑地为大家当编辑)
看来每天是有得做了,来这个BLOG上,每天基本的事是:
1.换一首背景音乐;
2.删删左边的垃圾留言
3.开始槑眼拙评
现在对“槑眼拙评”进行一下描术:槑眼是指对每一BLOG进行观看,由于个人的思考宽度,角度,深度(与三围一样)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肯定不能说是英明的,所以称为槑眼,在整个评论中可能是全面评的对BLOG内容进行评论,也可能是对局布的观点进行评论;拙评只是希望能引来更多的评论,当然如果你不想评,也可以当成一个靶子,或笑话,供自己一乐。
今天KESO的昨日新闻是如下(我先列出来,一一评一下,希望KESO不要认为我盗版,就当供应链理解吧):
======
Google 比 Yahoo! 大166.9% #
从文中提取并扩展三点:
1.在我跟朋友以及跟下属讨论时,一直强调的是“有效性”,而对“真实性”放在第二位。对某个关键词的搜索,我想90%以上的人只看第一页,而且肯定99%以上不会去看第五页。在我的搜索行为中,如果第一关键词没有达到作用,我一定再加第二关键词,而不会进行翻页工作。因此在我看来用户地一个搜索引擎的评价主要来至于前三页,如果前三页没有,用户会觉得失望。所以如何提高前三页的有效性,这才是搜索引擎在技术环节最主要要考虑的。
以上的问题从根本上是说:我们是重视质,还是量。我想对于GOOGLE和YAHOO那样的企业,做了搜索引擎这么多年,质才是他们最先要考虑的,而可能SOUGO会在与别人比量。但正如文中所说的“加紧研发各种智能、个性、语义、人性的下一代搜索引擎”,这在“有效性”后就提出另一个东西,叫“针对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社会服务的方向,第一步:得有,量要上去;第二步:得好,普遍用户的满意;第三步:得精,个性化服务的提出。
2.“上半年,Yahoo! 赚了 9.59亿美元,Google 挣了 7.12亿美元”,这个比较从企业整体来说是合适的,但从目标市场来说也有偏差,GOOGLE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搜索,而YAHOO是多元化收入,其中甚至有接入;
3.“Google 对搜索技术的研究,多半属于改进性质,力度似乎不大,还没有重大的推进”,我个人觉得有点忧天了,GOOGLE不仅仅是技术型企业,他现在还是资本型性业。
=======
投资商就是创业伙伴 #
我自己对投资是不熟悉的,所以评论就以问题为主:
文中“至于上市公司和股民,那是另外的游戏了。何况,理论上股民也有权干预他所拥有股票的公司,问题是,他无法实施。”这么最后一句,把文中的前面的东西是不是都否定了?
大多数投资者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且很多投资者是在同一领域里多项目投资,这是不是会由于投资者为了平衡投资项目,而造成的单个被投资者的损失!
我们就在一个游戏中,没有“另外的游戏”一说
所以被投资者过于真诚可能是天真的,当成“伙伴“是可以的,但前面一定要加一个“商业性”,反正我以为不能当成朋友。
中国还更是一个文化交织的商业环境,甚至是一个杂种商业环境,因此变化观点还是应该在每一个被投资者心中确立
=======
这个也值得炒作吗? #
沙发坐着的十三郎是老白的粉丝,而且又要想着卖专集了,呵呵。
今天KESO咋又收了老白的BLOG了,昨天我的呆眼拙评就跟老白不对付,今天又让我跟他不对付?
不过已经不对付了,就接着不对付吧,不过这次就营销就是讨论:
1.营销中对用户打动最大的是落点到一个现实中的具体事物,由事物展开对整个大势的体现。否则就跟政府工作报告那样,只能内行人看究尽了。
2.如果你的市场不是专业市场,你就必须满足大众市场的猎奇心。我可能是不会去看的,最多看看标题,而很多人喜欢看(而且你也看了,也写成BLOG了,于是我也看了),因此他能想象到一个人的经历,如果这篇东西是写专家对1亿上网人数的专业化评论,比如题目是:CNNIC专家谈1亿上网人数,那看得要远不如这个。
所以在营销中有一条是:不要完全用“理性来出理性的东西”,而更要用“理性来出感性的东西”,因为大众市场的非理性成份很多。
这句不错:“总之,在一个人身上,下这么大的力气,既不是研究人员应该干的,也不是营销人员应该干的,做这件事的人,更适合是文艺工作者,比如,写小说的”,老白认为不对,我认为对,文艺工作者咋了,不是有句话嘛:娱乐至死。
希望明天KESO不要再摘老白的东西,否则得罪人。
======
365key及公安的智慧 #
这篇有点吵架嫌疑,不评了
========
Blog排名榜有点乱 #
谁来做一个中文的Technorati? #
Feedster的blog排行 #
这三篇一起评了,都是在讲BLOG以及RSS的排行。如果一个BLOG或一个RSS代表一个人或一个人的侧面的话,那么这个问题的深一步就是:如果对网络中“人”进行排行。
这里面有技术问题,但更深的是层次的是评价标准问题。
其实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在让自己成为独立的人,但至最后都会希望别人告诉自己该干什么。排行榜就是这样的一个指标性事物,告诉我们可以去看什么。
那靠什么进行排行呢:
1.运营商的排行,就象KESO的昨日新闻;
2.运营商在分类上进行引导,然后通过用户行为进行排行;
3.完全由用户排行(如果这样的排行,那色情的一定会在前面)
我觉得第2种方式是可取的,即在引导下,进行用户行为分析,然后进行排行。
这样大家都乐
另外在这些文章中有一个回复希望大家关注 rsstop
======
Flickr #
发炎如下:
1.非常对此文作者的研究态度表示钦佩,能如此从头找资料,现在这样的人不多;
2.此文一看就是一个有技术背景的人写的,但最后能把文字转到对于类似商业问题的探讨,非常精彩,我不认识作者,但我觉得作者的日后也是精英中的精英。
3.提及国际非常著名的制药企业“辉瑞”,可能IT圈子的人知道的有限,但提及另一个非常著名的药“伟哥”,估计不仅仅是IT圈子的人知道了;提及SKYPE大家也知道,而提及BT可能大家也知道,但我想两个产品的创造者都是一个人。
两个例子说明什么?就是技术的变化的延续性。
伟哥最早是在心血管病的研究中发现;
而SKYPE可以说是BT原理在音频传输上的应用。
Flickr我不经常使用,我还真把它当成在线相册了。
通过此文的了解,我们知道了FLICKR的发展历程,有一点可以提出来的是:“对于优秀产品的执著,有了技术和经验积累,加上不断坚持,总有一天时来运转,你的产品会成为新潮流的里程碑。”
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一要坚持,第二要转变
我所了解的在国内的网络方面也有一个例子:
www.k68.cn ,这个开始也是一个平面设计人员的交流论坛,而现在变成一个设计人员的作品招投标平台。
这里给吕欣欣们一句话,如果自觉得RSS是非常有发展的,在坚持的基础上,注意变化
=======
话说Podcasting—-“Podcasting线上沙龙”的文字整理稿(二) #
接着收藏学习
======
(web2.05)与风投聊web2.0 #
跟詹老师见过两次,一次是他看我在铁板烧,一次是和他一起火锅,我还给他倒过可乐呢,而且是福根儿,真是很荣幸。以后詹老师成名了,我有空写回忆录了,一定要把给詹老师倒福根儿写进去。
詹老师是那种让我觉得挺“美好”的人,看美女又多,看网络又多。
得,说远了,回到这篇大作:
1.考,一看标题,我惊了,还有WEB2.05,心想詹老师就是不同,还把WEB2.0细分到百分位了,不过到了他的网站里,看到那个“5”只是一系列文章的序号,真是生孩子不叫生孩子。
2.詹老师和风投聊得“信口开河”的,而写得也挺海阔天空的,我这槑眼一下子找不到切入点,但最终发现字里行间有一个词可以拙看:“技术”
詹老师在其WEB2.0总体概念中“技术”比例比较高,这不太认可。在詹老师过去一的篇东西中说过“WEB2.0其实是社会性网络”,如果这句是他真实的想法,那么其对“技术”的重视过于强了。
社会性网络是偏正的词组,社会性+网络,而社会性是这个网络的特点,正是这个社会性使这个网络表象上是技术网络,但真实的是人的需求网络。
因此技术性人员虽然在整个WEB2.0网站的开发中起着中坚的作用,但绝对不是领军人物。
领军人物应该是注重社会性下需求的表现,发展以及应用的人物。
如果一个所谓WEB2.0只是架出一个架子,而不知道如何在经营中社会性,那这个WEB2.0现在可以叫准垃圾。
=======
[杂谈碎说] 那么多blog #
说实话,这篇东西我读了七遍,实在没抓住主题,这时有一家伙跟我聊天,我让他看此文中的“一百张面庞,一百位blogger”中的一百位BLOGER的照片
于是有这样的对话:
他:哈哈,有你么?
我:没有,我不会,因为他们中午都吃饭。
他:每个人定位不同。哈哈!
他:都不容易哦–我把他们看成it娱乐圈 蛮好玩的
.
.
.
他:都不容易 一入江湖深似海 哈哈 抱成团挺好
他:我去找美女,IT美女
跟他的聊天,真启发了我,结合文中的内容
不管在WEB2.0,还是SNS下,还是现在的BSP下,就是应该是一个平台,建立各种鼓励形成娱乐圈的环境与功能,让孤单的人们有个依靠。
浅层次的是通过功能进行环境建设(比如trackback,RSS);
中层次的是通过活动进行环境建设(比如排行,比如一百张照片);
高层次的是通过风格(在我的字典里叫文化)来进行环境的建设
然后,找到同学们需求点,开始赚钱
======
Web2.0,自由市场,自由文化(***) # (精,极力推荐)
这篇东西下,我该闭嘴!!!
但我还是从良心的角度想说两句:
1.这是KESO今天摘得最好的一个BLOG;
2.感谢undersound能把好东西***成中国,我是替那些糊涂虫感谢,虽然有些人还不看;
3.“The Commons不需要商业计划”说得非常好,这篇文章使我想起过去我自己的两篇东西:
4.自己感谢那些潜心研究的人们,包括老外,不服不行
社会性网络研讨:寻址与交换
社会性网络研讨:再续寻址与交换
WEB2.0和社会性网络就是一个场域
此BLOG再加精(跟论坛操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