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目实在太大了,落指前想半天,最后还是决定写这个,主要是看到很多人在讨论什么WEB2。0,实在有点不堪。。于是写一下。
在技术层面的下一代互联网与现在的互联网的差别,我们可以引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的介绍:
更大,下一代互联网将逐渐放弃IPv4,启用IPv6地址协议,从2的32次方增加到2的128次方,有人形容世界上每一粒沙子都会有一个IP地址;现有Ipv4地址将在在近年迅速耗尽,世界互联网发展将受严重限制。
更快,在下一代互联网,高速强调的是端到端的绝对速度,至少100兆。至于能高到什么程度,这有赖于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12月7日,CERNET在北京与天津之间就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有真实流量的40G互联带宽。高出100倍,1000倍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更安全,目前的计算机网络因为种种原因,在体系设计上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下一代互联网将在建设之初就从体系设计上充分考虑安全问题,使网络安全的可控性,可管理性大大增强。
基于以上特点,未来的互联网将更方便,更及时,真正的数字化生活将来临。随时、随地,我们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高速上网,任何可能的东西都会成为网络化生活的一部分。
我想吴老师是从技术层面描述了下一代互联网的特点,但以上的红字部分中“任何可能的东西都会成为网络化生活的一部分”,我个人觉得更应该如此说:“生活中任何可能的东西都会成为网络”,甚至可以这么说生活=网络。
我想再进一层地说:不管是下一代,还是下几代互联网,网络将完全成为生活的平台,网络与现实生活将是一体。
在2000时,国家出了一个《中国网络技术发展规划》,这个规划跨越的时间段是2001-20015的十五年。
在这个总体规划中,中国将在四个方面加大投入,实现突破:
A。网络的可扩展性; (个人注:如IPV6)
B。网络可移动性; (个人注:如移动通讯、IPTV等)
C。网络安全性;
D。网络可持续发展 (个人注:经济学模型、社会学模型)
五年过去了,我真实地看到了这一发展:2004年12月25日,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CERNET2主干网开通;3G在火爆;IPTV在云涌。
而这个规划中的第四点网络可持续发展这一点也在暗渡陈仓地进行着,我们的社会性网络、软件、WEB2.0、IM、BLOG、P2P、RSS等等这些看似技术的东西,实际都在瞄向互联网与现实生活融合,互联网促进现实社会发展的目标。
当技术的A、B、C都成为现实时,D该如何前进?国家可以投入大量的金钱与人力去搞技术,而D确是通过市场的打拼而得到。
因此不管您感兴趣社会性网络、还是WEB2。0、还是BLOG、IM、P2P、RSS,请不要过多的把精力局限在技术层面,而一定一分出一大块精力去思考你的业务的社会含意,并做好自己产品的社会化。
因此下一代互联网是:具有社会概念的互联网,互联的不是什么终端(PC、电脑、手机等),而是真实的需要。
作为我们的从事于这个工作的同学,您是否在了解需要、分析需要、创造环境把需要变成需求?
话至此,不再多说,给大家一些想象空间吧
此文算是给一直在屁股后催着的几位朋友,但最终给我四个月就长牙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