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了“遇见”,以及上上回的“门口”,引来了某些人的议论,反应最强烈的莫过于吕某人,对伙夫这一称谓兴奋到了有一些偏执,昨日还在MSN里主动跟我说:“完了,我伙夫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了”,也不知现在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是,象吕某人这样的同学,是很容易被调动得兴奋起来,而且他甚至在自己还不知道的状态下自己配合着调动到HI点。
在说老冒前,得说说方同学,我在博客中国放博客没什么想法,就是找一地儿放东西,于是别再问和方同学有什么关系,虽然说见了一面,但还只停留在见过一面。BLOGCHINA的改版公平地说是向前发展,加入了一些SNS的概念,虽然还不算特别好用,但我觉得我够用。不过有一点让我十分不解,这次改的版竟然把RSS变了,而且变得故障百出,我想老冒一类的人是由于看到我RSS没更新而很久没访问,有一些家伙前几天还说,咋没见你更新,我委曲地说,我更新了,不信你去看看网站,一分钟后看到MSN的回复是这样的:FXD,这个XXXXX。以此进行推演:
1、方同学没有注意用户习惯,在改版时没有认真考虑;
2、方同学已经不太管BLOG的日常经营
我个人更偏向于第2点,因为还是不认为方同学还不会这么“弱智”。
说回老冒,其实这次参加SNS的会,除了与大牛们沟通与交流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动力,就是想去见见三个人:
老冒,我的BLOG最早以前就拿老帽的UUZONE开刀,从此跟他算是接触上了,后期在MSN上聊过、在电话里聊过一次(主要是我说),在这近半年,约见过3次,基本上属于相互放鸽子。这次果不其然,丫放了我的鸽子,不对!是放了广大SNSer的鸽子!我从门口进去时,第一个心目中描准的目标就是老冒,找了一圈,最后在大白胖子邢博身后没找到的情况下,放弃寻找。前天老冒还有脸在其BLOG中谈到这次SNS会,草草地说了一下回程票的原因,显得很轻松一样,而且大段地“抄袭”我的BLOG,最后又给人画饼“月底争取去北京看看这些家伙到底是什么样的”,对于这样的饼,我基本不信,建议大家也别信,就算他真悔了来北京谢罪(你知道,当吕某人说到老冒没来时,脸色是很僵硬的,牙根咬得出声的),咱大家也接着传统作法,放他的鸽子,让他在长安街上举目无亲,以为还会有跟北京的哥们能侃到半夜的情况?不可能了!!!
KESO,这是BLOG圈里名气大得很,基本上没有再介绍他的必要了,但一直不太清楚如何对这个名字进行发音,版本相当多,后来一想也别追求真实性了,我追求有效性,直接叫“咳嗽”,挺好,也挺帖切的。真是如此,他只要“咳嗽”一声,BLOG圈里立马各种方式的“咳嗽”此起彼伏的,而且还有专门为咳嗽而咳嗽的。这次希望看到KESO,目的其实不是交流,而是“瞻仰”,第一看看其非常者名的马尾巴的梳理方式,第二听听他的谈吐,在我看来网络表达和现实口语差距还是巨大的,上次见方同学,我真想建议他有空时能以授课方式练练现场表达,差距实在太大。知识分子有两种类型,广场式和角落式,而KESO在互联网的BLOG中绝对的广场式,振臂高呼,一呼百应,难得!而象我这样的人,还是那句话,角落中的人,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表达给少数的人,图个自娱自乐。(不好意思把自己也当成知识分子了)。但不好意思KESO也放了大家鸽子,理由是没睡醒,我喜欢这个理由,自然,直接,不象某人官冕,呵!
某人,其实在MSN中与丁某人聊得非常之多,非常深!多到有时我想把与之交流的帖到BLOG时,丫说,算了吧,没必要把我们的思考免费地贡献给别人!一看丫就是一商人,他自己也形容自己是角落中的人,所以大家也别找他的BLOG了,这种人是不会在商业方面有BLOG的,但极有可能在交友站方面有天地。愤青,绝对的愤青,喜欢崔健,而且有极可能和我在91年同场看过崔健的演唱会,而当时我在主席台静静地承受着巨大的声播,但我想当时他一定参杂在一帮陶醉的小伙子中。跟他交流,你会在体会愤青的环境,几忽所有的SNS都被他愤过。但我想说的是,他的脑子极清楚。不过,我也被他放了半场的鸽子,理由是忙。下半场基本我在场外跟他,抽烟,乱弹烟灰,中英文混杂(我提醒过他,别这样,但基本没作用)
基本上我在目标人物方面被放了鸽子!!不可令人高兴地,还是遇到了更多有意思的朋友,吕某人说有五家正在做的SNS的企业参加了这个活动,我想列一下:
1、九帮网
2、LINKIST
3、亿友网
4、杰杰友
5、天际网
我非常高兴见到了这些不畏艰难的前行者,看着他们在讲述自己的企业时,我拿着可乐杯,心里更多的是感动。
但我今天要补充的是,我还看到了圈网中国的老板SWORD,一个更低调的人,站在更黑的角落,注视着这一切,后来我与之在场外交流了近20分钟,收获是巨大的。
第一次听说,也第一次见到了阿康,回来后看到他的网站,感受到了种兴奋,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他的K86。在离场时匆匆与之交流,其中他说的一句话让我感受特别深:我看过你的BLOG,有大量的表格,很理论(不知道是夸,还是贬)。
还见到许许多多的大牛朋友,这里就不过多的描述。
再多的就是我们的媒体朋友,看来SNS的概念必将普及,但我想最终的普及是到各种网站的后台。
这次的BLOG的题目是“人物”,以上2000字并不是我这次BLOG的最主要讲的,只是一个铺垫,我下面用最少量的文字表达一个想法:
SNS的概念、SNS的几度、SNS的技术是容易模仿的,不具备很大的竞争力,或者说我们任何一个网站不应以此作为核心竞争力,也不会单一给你带来直接的赢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推想出,在2005年-2006年,中国互联网站的SNS化会有一个几何方式的发展,那我们的网站靠什么来生存?
社会性网络,其实我认为就是在网络上建立一个真实人的社会,这个真实不是说是真实的现实身份,而是真实现实需求。如何运转、经营、引导这个社会,对于中国的SNSER经营者来说具有相当的挑战性,“用户体验”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加针对于用户个体,而群体用户如何推进向网站商业目的转变,把存在于用户内心的需要,转变为用户直接的需求?如何体用群体用户的社会特性,催化用户的消费行为,催化用户的忠诚度?这些涉及到社会行为学、社会心理学、控制论、甚至自组织理论(我的MSN的名字一直是陷于自组织理论)
纵观这次的SNSer聚会,以及参加的人物,我总觉得缺少一些人物,或者说没有显示出这样的人物,就是对于上面描述有足够重视的朋友,很多的IT圈子人,有很多的具体行业的人,而包括在与我聊的朋友中,极少主动地提及这方面的话题(上述想见的三个人中的某人是例外),如果在某个SNS运营中,没有专门的人去研究这样的东西,甚至没有如阿康说的“理论”的人,那么其发展,其经营,其营销将是极其随意的,所造成的就是战略与营销将以低效率的尝试为主要手段。
我随意举个例子:在社会性网络中,如同现实社会,用户感受甚至是需求有一点是:提高自己的声望。那么作为一个SNS经营者,是否想到声望取决于什么?传统社会学中,声望取决因素有:个体的教育、收入、职业、权力,但这只是在一元社会里,而在多元社会里标准又不同,那么我们的网站营造的社会是多元的,还是一元的?我们如何在网站上显示出类似于教育、收入、职业、权力,去促进用户声望提高?我们是否为做这些事,在网站的设计与开发中,建立一套后台的统计与跟踪功能,我们是否在企业内部建立用户统计与分析部门?
等等等等,我不知道现在我们的网站朋友是否想到这些,还只是在想我该发展多少用户,100万?500万?1000万?如果您观注点在上面我说的方面,那么你会放弃对用户数的观注,而认真观注网站用户行为以及行为为你创造的利益,如果这样,我们只要经营10000忠诚用户也就可以了。
虽然阿康可能觉得我过于理论了,但我还是要“表扬”阿康的K68,因为阿康来自于论坛版主,有丰富的论坛管理经验(用户心理分析前期),那么他在现在的经营中K68的用户行为就相当的高,而其网站的运营成本比我们绝大多数的SNS低得多,低得多,如此他的用户只要5000人,那么阿康就该比现在更加笑容灿烂了!但我还是要提醒阿康,一定要注意你的经验的深化,因为你现在的网站模式是非常容易模仿的,请牢牢抓住现在用户!
我想说的是,SNS核心竞争力在于对于社会性用户的经营,别再把自己当成IT人,也别再把自己当成简单商品的销售人,因为你在经营的是人,人的心理,人的欲望。回头看看微软,我相信他至少有一只专职队伍在做这个事情,所以他能成为一个导向标!!
如果微软现在要与我们竞争,那么我们的SNS,或者说我们的网站是有机会的,因为我们出生在这块土地,它的民风、民俗是刻在我们的骨子里的,你只要去借挖出它,就挖出了用户的心。
我们的“人物”们需要转变,或者需要引入更多的血液!这样才能生机勃发
最后更正一下,前面对老冒的描述纯属逗乐,从SNS会回来,我来到老冒的BLOG时,发现他的移动BLOG是团队去活动,我当时觉得,老冒做得对,他在注重企业的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是长治久安的工作,要花大力气。
看者,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物?互联网的狂热者?IT技术的发烧友?还是带着团队经营用户的实干者?